HE LAN SHAN WANG PING
每年清明节前夕,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的师生都会踏上一段意义非凡的征程——他们一路翻山越岭,徒步往返108里路,赴彭阳县古城镇任山河烈士陵园,为391名烈士擦拭墓碑,敬献花圈,缅怀祭奠。据悉,今年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将继续开课。
资料图片
29年,108里,3万余名师生接力前行,用脚步丈量信仰,用青春致敬英烈。近日,这堂已经坚持了29年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成功入选全国“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”大思政课优秀案例。
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磨炼的是意志。唯有亲历,才能刻骨铭心,才能一生受益。早上4时出发,晚上8时归来,对每一名学生来说,徒步108里路程是不小的挑战。这场壮观浩荡的“征途”,学生可能会腿酸、会脚麻,可能很累,但他们不退缩,更不犹豫,因为他们理解校方的良苦用心,他们也深知此行的崇高目的,那就是通过难得的集体磨练,进行精神洗礼。没有谁的人生会一路平坦。徒步百里祭英烈,也让青少年明白,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前行,才能抵达目标。有此磨砺打底,此去人生,何惧艰难。
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淬炼的是信仰。人民有信仰,国家有力量,民族有希望。70多年前,革命烈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打开中国通往今日的大门,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执着的崇高信仰。清明徒步祭拜先烈,敬献鲜花,擦拭墓碑,向英烈致敬……今天,孩子们重走这条路,重温那段战火硝烟的历史,就是为了传承他们英雄的气概、他们对家国的热爱、他们至纯至真的信仰。随着脚印一步步向前,英烈的事迹,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,都会深深镌刻进学子的心里,而这些,都是在课堂上或者书本上体会不到的。
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夯实的是精神坐标。英烈是闪亮的精神坐标,没有英烈前赴后继的牺牲奉献,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。“烈士”一词,本就是对志向远大、英勇豪迈、捐躯为国者的高度肯定和褒扬。崇尚英雄才能诞生英雄。徒步百里祭英烈,通过创新教育形式,让青少年通过辛苦跋涉,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,这本身就是对英烈的崇高致敬。这也在潜移默化中给青少年启示: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,需要红色精神滋养。我们要弘扬英烈们的崇高精神和慷慨正气,将之转化为奋斗前行的动力,创造新的更大辉煌。
少年强则国强,教书育人,不能温室育弱苗,娇生惯养。很多人震撼于这群少年身上那股勇气,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,认为百里徒步活动强度太大、里程太长,是形式主义。据了解,一直以来,活动前,学校都会利用早操、体育课对师生进行体能训练,并逐个排查学生的身体状况。徒步当天,全程都有公安民警、蓝天救援队等人员护送。这对于那些重分数、轻素养、淡传承的短视浮躁教育观,也是一次生动的示范和纠偏。
百里壮行任山河,爱国之情传千里。徒步百里祭英烈,青少年需要这样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期待各地各学校以这堂富有深刻内涵的思政课为标杆,结合自身实际,持续创新方式方法,在实践教学中把道理讲清楚、讲明白、讲透彻,让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行得更深、走得更实,让更多青少年在“行走”中成长成才,让青春在火热社会实践中绚烂绽放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黄宗跃)